大皖新闻讯 产业园区机器轰鸣,水利工地紧锣密鼓,工人们挥汗如雨,建设者分秒必争……盛夏时节,热浪奔涌,池州市贵池区各地的在建项目施工现场呈现一派繁忙景象,建设者们以“战高温、保进度”的饱满工作热情,在热浪中挥洒汗水,用坚守与奉献奏响“夏日奋进曲”。
今年以来,贵池区上下牢固树立 “项目为王” 理念,以攻坚之姿、奋进之态,按下项目建设 “快进键”,呈现出省级项目领跑投资、市级项目提速提质、区级项目全面开花的良好局面。贵池区发改委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该区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居全市首位;成功争取政策性资金2.12亿元,同比增长超两成;省、市重点项目开工率近80%,投资完成率均超时序进度,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日前,走进池州高新区表面处理产业园镁合金及新材料产业园项目建设现场,综合楼、生产厂房、电镀厂房等主体结构已初具规模,现场工人大多已转入建筑内部的装饰装修阶段。据了解,该项目总投资6.6亿元,将新建镁合金表面处理、环保新材料、电镀生产线等,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约20亿元,年税收1亿元。
据项目现场负责人、河南成兴建设工程有限公司项目经理杨明介绍,自去年8月开工以来,项目部一直抢抓进度,铆足干劲加速建设。面对当前持续高温,工地科学调整作业时间——上午施工提前至6点开始,10点结束;下午则延迟到3点开工,7点收工,巧妙避开午间酷热。与此同时,充足的防暑降温物资被及时送到一线工人手中,保障施工安全与工程进度齐头并进。“后续我们将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继续加快建设,预计10月底完成竣工验收。”谈及后续进度,杨明信心满满。该项目建成后,将极大地拓展我区材料应用链,提升产品价值链,并通过该环节连接上下游产业链,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而距离不远的安徽金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二期高精密铜铝板带项目同样建设正酣。该项目总投资1亿元,前期已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600万元,目前1#厂房、2#厂房、科研楼已完成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在1#厂房内,一条生产线已完成调试并进入试生产阶段,技术工程师们正加紧为另外两条生产线安装调试设备;2#厂房的智能化生产线方案已进入论证评审;科研楼的装修与智能化建设正同步推进。
“从去年年底开始,短短9个月时间,我们一手抓工程安全、质量和进度,一手抓生产订单,确保建设、生产两不误。”该公司副总经理胡劲松感慨道,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市、区各级部门和池州高新区在场地平整、手续报批、水电气管网接入、门前绿化亮化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贵池效率”让他信心十足,“今年1至6月,企业产值已达7000万元,目前的订单已经排到了12月底,接下来,企业和项目全体人员将继续铆足干劲,加快建设,力争二期项目在国庆节前实现全面投产。”
与此同时,透视贵池区各地,水利项目建设同样开展得如火如荼。在丰收圩泵站拆除重建工程现场,建设者们正抢抓当前有利时机,争分夺秒推进工程建设,该泵站主体工程已全部完成,整体形象进度已达85%。据贵池区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处工作人员章登辉介绍,丰收圩站和毗邻的九华湖站均为运行多年的农排站,设备老化严重,难以满足当前新形势下防洪排涝需求。此次总投资1.7亿元的重建工程意义重大,将把两站的排涝标准一举提升至30年一遇,设计排涝流量分别达每秒25立方米和每秒20立方米,为周边区域筑起安全屏障。
“我们这有很多低洼田,原来的老泵站排涝能力不够,就盼着新泵站快点建好,让田地庄稼能安全度汛!”看着建设进度不断“刷新”,附近的马衙街道峡山社区村民罗家贵充满期待。目前,两站泵室、压力水箱、前池等主体结构施工已完成,丰收圩站辅机房施工正全力推进。预计年内两站将陆续建成投用,为贵池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为坚实的水安全保障。
亮眼成绩的背后,是贵池创新机制、凝聚合力、破解难题的坚实努力。今年以来,针对项目建设中普遍面临的要素保障瓶颈,贵池打出“组合拳”——建立健全区领导包保联系、重点项目分级调度、要素保障专班等工作机制,为项目建设保驾护航。截至目前,包保区领导累计对接联系重大项目50个、重点招商项目10个,实地走访79家企业,协调解决用地指标、企业融资困难等问题65项;要素保障工作专班收涉及要素保障问题42个,已解决要素保障问题14个,28个要素保障问题正在有序推进中。
项目是振兴之本,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后劲所在。下一步,池州市贵池区将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针对年初制定的全年实施重点项目目标,加强项目调度,统筹做好用地、用能、资金等要素保障,推动洽谈项目早签约、落户项目早开工、开工项目早入统、入统项目早投产,以项目促进投资,以投资拉动增长,奏响高质量发展奋进强音。(范欣)
科元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