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欧洲的文学和影视作品中,经常可以看到那些出身较低或性格偏向反派的角色,往往拥有一头红色的头发。这种设定在很多经典故事里屡见不鲜,而其背后也有着深刻的文化和历史根源。事实上,在欧洲,不同的发色不仅代表着个体的外貌特征,还常常关联着社会地位与身份的象征。而红色头发,常常被置于这一发色体系的最底端,似乎是所有发色中最不受青睐的。
这种现象的根源可以追溯到欧洲历史的演变。在《哈利波特》中,主角哈利拥有象征智慧与勇气的黑色头发,而来自高贵家庭的马尔福则是金色的发丝,常常嘲笑罗恩的红头发。罗恩来自一个大家庭,性格也较为冲动,这一点在欧洲人对红发的刻板印象中得到了体现:红发的人通常被认为精力旺盛、暴躁甚至愚蠢。尽管罗恩是剧中的正面角色,但他的红发让他在主角团中充当了某种“丑角”的角色。而这种角色设定并非偶然,它恰恰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红发人物的普遍看法。
展开剩余73%同样的设定也出现在《权力的游戏》中。在这部史诗巨作中,坦格利安家族的龙妈丹妮莉丝·坦格利安以一头闪耀的铂金金发示人,象征着她高贵的血统和强大的家族血脉。而兰尼斯特家族的成员们,也拥有一头金色的头发,这成为了他们身份的象征。与此相对的,红头发则被“分配”给了相对低贱的徒利家族。在这些作品中,发色似乎成为了家族地位和人物性格的标志,而红发始终处于最底层的位置。
这种发色的偏见与欧洲的历史背景密切相关。早在日耳曼部落的时期,北欧的恶劣环境导致了能够打猎的男性稀少,而女性为了吸引这些男性的注意,逐渐发生了基因突变。这些男性更偏爱金色的头发,这为后来的金发文化奠定了基础。随着日耳曼人向南迁移,金发逐渐成为高贵与美丽的象征。与此同时,红发的凯尔特人则被认为是“野蛮”的代表,尤其是在罗马帝国的眼中。
公元前6世纪左右,日耳曼部落开始向大不列颠岛迁移。大不列颠岛在冰期结束后才浮出水面,最早的居民是来自欧洲大陆的伊比利亚人。直到公元前700年,红头发的凯尔特人开始入侵大不列颠岛,这些人也成了如今苏格兰、爱尔兰和威尔士的祖先。尽管凯尔特人逐渐占领了岛屿的北部,但在罗马帝国的眼中,他们的红发象征着野蛮和低贱。罗马帝国的黑发士兵与凯尔特人之间的对立,使得红头发与“蛮族”的形象紧密相连。
随着罗马帝国的衰落,日耳曼部落逐渐占据了大不列颠岛,金色头发的盎格鲁-撒克逊人开始崛起,并逐渐成为欧洲文化的主导力量。金发成为了贵族和高尚血统的象征,而与凯尔特人相关的红发,则被视为落后的标志。即使在今天,红发仍然与较低的社会地位或某种“异类”形象紧密联系在一起。
如今,尽管世界上只有1%到2%的人口拥有红色头发,英国却是红发最为集中的地区,约有4%的英国人拥有红色头发,28.5%的英国人携带红发基因。甚至英国王室的哈里王子也拥有一头标志性的红发。尽管哈里是王子,但他从小就常因红发而受到同学的嘲笑,外界一度质疑他并非查尔斯王子的亲生儿子。幸运的是,戴安娜王妃后来通过亲子鉴定澄清了这一疑问,证明哈里的红发基因来源于母亲家族的红发基因。
欧洲虽然一直强调平等,但隐形的“鄙视链”依旧根深蒂固,特别是在血统和肤色的传统观念上,发色似乎成为了这一社会阶层观念的重要标志。红发在欧洲的文化与历史中,始终背负着不平等的象征,直到今天,依旧难以摆脱这种刻板印象。
发布于:天津市科元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